铜价狂飙背后:终端企业采购意愿低落 高盛称明年涨至1.5万美元

受供给趋紧影响,今年以来铜价持续上涨,伦铜累计涨幅一度超过16%。不过,近期伦铜价格出现短暂回落,4月30日伦铜价格在创出10208美元/吨高位后,5月2日最低下探至9739美元/吨,此后5月3日伦铜价格出现反弹,最终报收于9914美元/吨。受此影响,5月6日沪铜期货价格开盘跳水,最终2406合约报收于81300元/吨,日内跌幅0.57%。现货铜价格普遍下跌,市场交投氛围低迷。对此,一德期货分析师吴玉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假日期间伦铜下跌主要原因在宏观面,美国经济及通胀韧性,这使得降息预期一再延后,一部分做多资金离场导致价格调整。

 受供给趋紧影响,今年以来铜价持续上涨,伦铜累计涨幅一度超过16%。不过,近期伦铜价格出现短暂回落,4月30日伦铜价格在创出10208美元/吨高位后,5月2日最低下探至9739美元/吨,此后5月3日伦铜价格出现反弹,最终报收于9914美元/吨。

  受此影响,5月6日沪铜期货价格开盘跳水,最终2406合约报收于81300元/吨,日内跌幅0.57%。现货铜价格普遍下跌,市场交投氛围低迷。对此,一德期货分析师吴玉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假日期间伦铜下跌主要原因在宏观面,美国经济及通胀韧性,这使得降息预期一再延后,一部分做多资金离场导致价格调整。

  美联储降息预期减弱

  “假期期间国际铜价下跌主要是资金避险需求,主因是五一期间,美国披露多项经济数据,对铜价并不友好。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不及预期重回收缩区间,非农就业数据也不及预期。与此同时,失业率也出现上升,就业市场降温。”创元期货分析师田向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田向东表示,多种指标反映美国当前的经济情况可能在一季度表现强劲之后出现放缓,这对于与全球经济紧密联系的铜价实际上是构成了一定压力。而5月2日凌晨美联储如期暂不加息,但放慢了缩表步伐,鲍威尔讲话也被市场解读为鸽派,降息预期的时间点从11月提前至9月,这其实也印证了美国经济或许有所降温。

  此外,从基本面来看,目前看冶炼厂主要通过主动检修的方式来达到减产的目的,上海有色网(SMM)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5月、6月每月有7—8家冶炼厂检修,4月份涉及粗炼产能为121万吨,5月、6月检修量会更大,预计4月份产量环比下降3.45万吨,二季度预估影响精铜产量20万吨。

  不过,一德期货分析师吴玉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减产的量较为有限,离CSPT小组的减产计划量仍有差距,原因一方面大的冶炼厂以长单为主,长单冶炼仍有可观利润;另一方面,精废价差扩大使得粗铜供应较为充足,使得精炼产量下滑有限。进入三季度,若精矿供应仍然紧张,冶炼厂或将开始被动减产。

  据记者了解,冶炼厂采购精矿有长单和现货之分,截至4月底,长单冶炼仍有约1200元/吨的利润,但现货冶炼亏损超过2100元/吨。大的冶炼厂一般以长单为主,2024年铜精矿长协价格在80美元,了解下来长单比例大致在50%—60%,大的冶炼厂比例会更高一些。以长单比例50%推算的话,冶炼厂基本处于亏损状态,考虑到大厂的长单比例高,还有小幅盈利。

  “预计二季度原料够用,但进入三季度,若精矿供应仍未缓解,废铜、阳极铜进口难有大增量,届时原料可能会吃紧,可跟踪粗铜加工费、精废价差等及时了解供需情况。一旦减产力度超预期,在需求平稳的局面下,供需缺口会放大,铜价或将进一步上涨。”吴玉新称。

  终端企业采购意愿低落

  随着铜价开始大幅波动,对于国内与之相关的有色板块的上市公司也因此受益,5月6日午后一些与铜缆概念相关的股票出现拉升,截至收盘神宇股份涨幅13.20%,华丰科技涨幅4.59%,鼎通科技涨幅6.49%,兆龙互连金信诺等跟涨。

  “在铜的整个产业链条中,利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利润高度集中在矿端,冶炼、加工等环节利润微薄。在严格保值的情况下,冶炼厂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冶炼加工费,此外还有像硫酸等的副产品的收入;铜材企业比如铜杆厂、铜管厂等也是仅有加工费的收入。”吴玉新称。

  不过,吴玉新表示,矿山平均现金成本约为4350美元/吨,而当前的铜价为9900美元/吨,利润丰厚。当前,冶炼现货加工费低至2美元/吨,冶炼环节多数企业是亏损状态。随着铜价的大涨,终端制造环节采购降低,铜杆等加工费持续走低,也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随着铜价大涨后,终端企业采购积极性受挫,更多消耗自身库存,按需少量采购,传导至初级加工厂,加工环节销路受阻,也是只能减产应对,库存累积在了冶炼和贸易环节,只能抛盘面交割。因此,可以看到显性库存超预期累积,且迟迟不去库,一般3月份就开始去库了。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短期内去库节奏慢,但需求预期不错。有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全球制造业PMI持续回升、国内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推出,价格一旦有明显的调整,终端制造业就会有补库动作,这将限制铜价的跌幅。但是进入5月份,若需求预期迟迟不兑现,库存还不能明显去化的话,良好的需求预期落空,对价格的利空较大。

  田向东也表示,铜终端主要是电气设备、家电、汽车、地产等相关企业,近期来看,高铜价持续抑制消费,精铜杆企业假期天数较去年延长。据SMM统计,2023年为2.16天,2024年为3.69天。订单增量有限,铜加工企业成品库存较高,存在去库压力,纷纷采取减停产、延长假期等行动,且对后市消费恢复预期略显悲观。线缆企业开工同比也仍处下滑,市场对后市订单增量略显悲观,信心较为有限。在此背景下,下游今年的备库情绪并不积极。

  今年以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加大,参与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明显增多。据避险网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已有1001家实体行业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套期保值相关公告,去年同期为938家,增幅6.7%。从套保公司数量来看,有色金属行业排在第五位,但是从套保参与率角度,有色金属行业排名第一。

  “有色金属中套保参与率最高的就是铜产业,绝大多数铜上市公司都会参与套期保值业务,因为铜价格比较高,国内铜企多数是以挣取加工费为主,价格的微小波动都可能吞噬掉微薄的加工利润,所以铜企想要做大做强,必然会借助衍生品工具来防范价格波动的风险。”吴玉新称。

  伦敦、美国等很早就推出了铜期货,国内铜企采购海外精矿,都是通过在lme点价来确定价格,所以他们很早就接触到了铜期货。作为周期品种,铜价格波动幅度相当大,经过一轮轮的洗礼,国内铜企风险意识很强,加之国内铜期货上市也是比较早的,铜上市公司的套期保值策略方面会更加成熟一些。

  高盛称明年将涨至1.5万美元/吨

  随着铜价上涨,高盛也在5月3日的报告中指出,精炼铜供应日益紧张,而终端需求却持续稳健,可能导致将来出现铜供应短缺。鉴于供给缺口较大,高盛将铜的今年的年末预期价位从1万美元/吨上调至1.2万美元/吨,全年均价预期从9200美元/吨上调至9800美元/吨,维持2025年平均1.5万美元/吨的预测。

  高盛报告指出,随着铜矿供应量增速放缓,冶炼需求继续强劲,供需缺口可能会继续扩大。报告预测,全球铜矿供应量今年将增长2%,为2020年以来最为疲软的水平。同时,AI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相关电力基础设施正在创造新的铜需求,预计AI数据中心的铜密度将从每兆瓦25吨增加到40吨,今年将产生平均8万吨的铜需求。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影响,今年来资金除了流入贵金属外,也有一部分流向了有色金属市场。吴玉新表示,2月下旬以来,资金积极地流入铜市场,这可由持仓看出,上期所铜持仓有2月底的40万手增加至目前的62万手,Comex铜由19万手增加至29万手。

  “一般来说,投资基金一般是铜价大波动的主要推手,产业资金在关键时间推波助澜,比如铜价触及甚至跌破成本线,产业资金也会参与做多,但更多时间会参与保值,也就是说基金净多头与产业净多头是反方向的。伦铜与美精铜都有明细的基金与产业持仓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观测,国内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详细数据公布。”吴玉新称。

  吴玉新表示,Comex铜基金净多持仓由2月中旬的-43928张增加至当前的59008张,触及前两轮净持仓高位区域。LME基金净多持仓由2月中旬的14460手增加至当前的55663手,做多头寸大幅增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只是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而且也不是近期铜价大涨的主导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随着全球PMI回升及美国通胀韧性,宏观需求预期改善与二次通胀预期升温,铜本身有供需缺口的叙事逻辑,再加之铜金比带动,铜价大涨。

  田向东也表示,当前矿端供应仍然紧张,现货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个位数水平,冶炼厂虽处于集中检修期,但精废价差过高刺激废铜转产阳极铜增加,国内电解铜原材料保持宽裕,4月国内粗铜加工费1200元/吨,环比增300元/吨,5月在冶炼厂库存宽裕的背景下,料粗铜加工费仍有上升的可能,电解铜生产或受检修影响较小。

  需求端方面,现在下游消费仍看铜价“脸色”,加工端订单不足,仍面临去库压力。终端来看,地产、基建难寻亮点,空调前期高排产带来渠道库存高企也将迎来消费验证,目前主机厂已开始调降排产计划。汽车在价格战背景下或迎来消费者观望情绪,谨防“旺季不旺”行情出现。

  “当前铜价仍处于上涨趋势中,但近期海外经济数据,尤其是美国传达出了经济放缓的信号,但是这个是暂时性还是长期性还要跟踪,加上5—7月份国内消费预期也将验证,后续铜价面临的现实端问题也是一个考验,波动风险可能会比一季度更大。”田向东称。

  针对铜价后期走势,吴玉新表示,短期来看,铜仍交易二次通胀,供需缺口叙事逻辑仍然存在。所以,价格仍会偏强,但价格触及10000美元,在美联储未降息全球未共振复苏,仅靠供应扰动。个人认为,这个价格过于乐观了,基金持仓正在冲击历史高位区域,波动率与持仓也一路走高,拥挤度可能较高。因此,操作上要偏谨慎。

  其认为,进入5月—6月份的关键时点,供需缺口叙事逻辑的证实或证伪更需要实际需求来验证,历次中长期价格大涨都要有需求改善的必要条件,5—6月份将是实际需求好转与否的验证期。当然5—6月份也有供应风险能否缓解的事件,比如巴拿马大选尘埃落地后的对铜矿的表态以及冶炼减产会否超预期等。目前需求还未证伪,随着终端库存的消耗,价格回调还是会补库。但若旺季迟迟不去库,那供需缺口的逻辑比较难讲下去了,价格就可能会有大的调整。

粤ICP备13024068号